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于9月30日上午在101报告厅隆重举办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学术领航报告会。本次活动聚焦专业认同构建与学术素养奠基,特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党委书记冯仁国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邓伟教授、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何大明教授三位知名专家,为新生带来一场思想与视野的双重启蒙。报告会由院长唐强主持,学院领导、青年教师代表、新生班主任及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参与。
冯仁国教授以《地理学视角的立德树人》为题,从区位、格局、尺度等地理学核心概念出发,系统阐释了地理学在认知提升与价值塑造中的独特作用。他强调,地理学不仅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更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鼓励新生勇于突破学科壁垒,培养批判思维与融合创新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我超越。
邓伟教授以《山地:陆地上千般样貌的精彩空间》为题,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山地的生态活力与文化内涵,阐明了其作为“水塔”与“生态屏障”的多重核心价值。他勉励学子以山地研究为范本,明确奋斗方向与前行目标,率定人生成功参数,在知行合一中丰富阅历、担当责任,让青春在逐梦征程中飞扬。
何大明教授在《地理学的新时代使命》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学科思想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他提出,新时代地理人应做到“心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局、脚下有泥”,主动对接可持续发展、地缘安全与民族团结等国家战略,勇担时代重任。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山地研究的科学路径与国家战略耦合”“地理思维与卓越人才培养”“国际河流研究中的学科交叉”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展现出学院在学术启蒙阶段即引导学生立足前沿、胸怀大局的育人匠心。
作为学院“学术领航”育人体系的关键一环,本次报告会标志着新生专业成长路径的系统开启。院长唐强表示,为回应时代对地理学拔尖人才的深切呼唤,学院致力于在新生学术征程的肇始,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学院将持续深化“价值引领—专业认同—学术实践”一体化育人机制,以“广视野、浓情怀、精专业、高素养”为培养导向,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素养培育枢纽,夯实学生的学术根基,铸牢地理学子的家国使命与学科信仰。
供稿:林若辰 郑秀宁
供图:罗涵艺
审核:张旭远 胡艺真 禹露 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