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科普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依托学院在科普战线的深厚历史积淀及新时代地理学科的丰富科普内涵,积极推进地理学科普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开创志趣引领、学科融合、情境拓展的地理学科普育人实践与探索新途径,实现了科学普及与人才培养双向协同共进。
志趣引领 构建“三融入”科普育人进阶链条
学院聚焦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以“观、听、讲、行”为切入点,构建了“融入新生教育、融入专业学习、融入创新实践”的“三融入”科普育人进阶链条。
融入新生教育,“观”科普展演、“听”科普专题 依托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天文、地质馆、地理文化园等文化载体开展入学教育,让学生“观”地理科普实景展演;利用科普导师团队在CCTV等主流媒体的专题科普宣讲播报和学院开设的16门通识选修课,让学生“听”地理科普讲解,触发学科专业兴趣,建立情感链接。
融入专业学习,“讲”科普知识 持续遴选优秀学生加入科普宣讲团,利用“送教下乡”、科普基地开放日等科普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机会,增强学科专业认同,搭建技能通道。
融入创新实践,“行”科普创新 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科普讲解大赛”等科创项目和学科竞赛,通过路演汇报、落地实践等环节开展科学普及,激活自主学习动力,激发学术动能。
学院创新科普育人模式,着重化解一般科普活动存在的简单参观浏览、前期策划不够、后续启发和消化作用较弱等问题,让科普形式更加系统化、多样化、高阶化、标准化,让科普教育走进学生心中。
学科融合 打造“三面向”科普育人课程群
学院聚焦学生跨专业知识交叉整合能力提升,特别强调培养跨学科思维和问题意识,打造“面向学科知识整合、面向信息技术融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三面向”科普育人课程群,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面向学科知识整合,融合跨学科知识,建设学科融合课程群,打通数、理、化、生与地理学的融合,培养多学科融合跨界思维;面向信息技术融通,融合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开设新兴信息技术课程群,贯通大数据、虚拟现实、新媒体等技术在科学普及中的融合应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融合专业特色实践知识,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群,促进科普情怀教育的落实。
学院围绕地理学科普真实情境对学科知识融合和信息技术融合能力的需要,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科普育人特色课程群,实现跨学科知识、地理科学前沿知识、专业特色实践的多维融合,丰富专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由扁平化向立体化转变,提升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整合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情境拓展 搭建“三结合”科普实践平台
学院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丰情感、长本领,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为了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学院充分发挥地理学特色实践和师生“双主体”效能,依托育人特色活动、高水平科研平台及项目、融媒体中心等线上线下科普实践载体,搭建了“论坛科普—科研科普—网络科普”“我与大师面对面”“阅读经典—传播经典”等科普实践平台,为学生营造高频次、广覆盖、零距离的科普“情景拓展”实践场景。
学院推动专业理论学习与科普论坛结合,延长育人通道。以“学行论坛”等特色活动为抓手,培育和组建学生展演团队,引导学生围绕地理学现象进行问题挖掘、科学举证、成果展示。实施专业科学研究与科研平台结合,挖掘育人深度。学院以金佛山国家野外站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金及区域联合基金等高质量科研项目为延展,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在科研任务中提升科普科创能力。推动专业知识推介与自创科普品牌活动结合,拓展育人边界。依托“地理嘛嘛”“地科北斗”等新媒体平台,设立科普专栏,组建学生研究兴趣小组,围绕区域热点地学问题及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实施线上科普,在科普实践中开展图文组织、音视频制作、网页编排等美学认知与技术融通的锻炼,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学院搭建可视化展现科普内容的科普实践平台,贯通大数据、虚拟现实、新媒体等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在科学普及中的融合应用。以科普知识面对面传播,提升学生谈吐表达、文字组织、仪容仪态等综合能力;以科普与科创的双向协同,提高反思能力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延长育人通道、挖掘育人深度、拓展育人边界,开辟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景问题能力的新路径,为学生后期成长打下牢固基础。
立足全局 打造地理学科普教育新气象
学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关理论为指导,立足全局、与时俱进、面向未来、谋深谋远,努力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科普基地年均培养科普讲解员约100人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及科创项目等相关科普活动年均400余人次,开展顶岗支教、三下乡、地球月等科普活动年均20余场,发布科普网络推文230余篇。学生获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先后有62组、共计228人次参与学校经典育人活动“学行论坛”,12组登上校级展演,超过全校展演总数的1/3;学生获科普讲解、科普征文、科普剧创作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40余项,3人获“重庆市十佳科普使者”,学院北极星党员服务队入选全国千只大学生志愿宣讲团;6个团队获国土空间规划大赛一等奖,4个团队获重庆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特等奖、一等奖,1项竞赛成果获得政府肯定并落地实施。
科普导师团队中,部分成员获得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教书育人奖、中国土地学会首批首席土地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批各级教改项目59项,出版《乡土地理和家国情怀》《重庆地理》等科学普及类教材及专著近50本;建成高质量科普线上课程8门,其中《地球概论》等3门课程获批重庆市一流线上课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社会实践类科普性课程《走进美丽乡村》《脱贫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等获批重庆市一流社会实践课程;近3年,开设《奔向火星》《旅行的意义》《户外生存技能》等科普类校本通识选修课24门次,选课人数2400余人,其中,《户外生存技能》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高校爆选课程”。
学院科普育人模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小学及同行高校中的认可度高、示范性强、应用面广。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先后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学生科普讲解员,推广示范作用良好;与重庆市科技馆、沙坪坝科协等10余个科普单位分享人员培训经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多次组织师生团队来学院开展科普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
未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将持续落实高质量科普教育,提升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地学智慧。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本文有删减 作者:杨庆媛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