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美好乡村,协调五位一体是企业引领还是政府主导?贡嘎山旅游开发如何应对生态限制与气象自然灾害?水利万物亦可覆舟,都江堰水利工程泽被天府而乐山的暴雨洪涝灾害又如何防患?怎样打造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公园社区?融冰川、温泉、原始森林为一体,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海螺沟的旅游资源如何进一步开发?”一系列躬行实践的问题探讨,在首届川渝地区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总结大会上火热进行。
7月24日上午9点,首届川渝地区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总结大会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举行。来自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60名学生及全体指导教师参会。本次川渝地区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是由西南大学率先发起、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6所高校共同举办。联合实习从7月12日至7月24日,为期13天,途径成都、安仁古镇、都江堰、海螺沟、泸定、乐山、剑阁、阆中、重庆等10个城市(地区),涉及成都平原、川西高原、川北山地、川中方山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等地貌单元,通过点、线、面结合,场景化观察了各地不同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以及人文经济活动,领略了平原城市成都和典型山地城市重庆迥异的城市空间格局。
实习总结大会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喻尚其致辞,对实习指导教师不辞辛劳、同学们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并介绍西南大学百年校史和地理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喻书记勉励全体同学,提高政治站位,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珍惜学习机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强化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态度与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接下来,各实习小组结合城镇、乡村、冰川、山地和水等五个专题进行汇报展示,总结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提炼地理规律。第一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分析南岸美村的企业引领作用、明月村的政府主导作用;第二组以贡嘎山为例进行山地旅游产品评价,总结贡嘎山现存生态限制、气候、自然灾害等问题,并提出建议和保护开发策略;第三组对比了都江堰和乐山两个实习点,分析两地水利工程利弊,肯定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以点带面”式的多层面人居意义,分析乐山中心城区流域暴雨多发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第四组基于公园城市理念对公园社区规划与建设进行思考,结合新城市主义两大组成理论及其运用实例,合理设想未来智慧社区的发展新模式;第五组以海螺沟为切入点,分析冰川资源与旅游发展状况,分析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WOT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海螺沟冰川应当积极发挥开发主体作用,在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下让更多人了解海螺沟冰川的独特魅力。
汇报结束后,指导老师结合专业进行针对性点评,希望实习同学借此契机进一步拓展研究,提升专业水平。随后,指导教师代表重庆师范大学杨前进副教授和学生代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陆民航同学发言,对本次实习得到的各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实习收获进行分享。
最后,联合实习队队长、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庆媛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她提出“感知”“理解”“发现”“探索”“成长”是此次实习的五个关键词。首先是“感知”,野外实践对于地理学的十分重要,借用我国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的话——“野外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的生命所在”,没有野外工作就不会有地理学的存在。野外实践教学更是培养地学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次是“理解”,通过实习,深化对书本知识和地理学学科特征的理解。接着是“发现”,发现学习兴趣,发现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地理学如何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然后是“探索”,探索奥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是“成长”,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师生共同成长。
此外,杨庆媛教授代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发起首届川渝地区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的初衷和目的进行深入总结。她表示,联合实习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校的优秀师资,精选实习路线,创新实习方式,实现实践协同育人,推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既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又在交流合作中创新地理学实习,共建高校联合实习交流样板。更为重要的是,川渝地区高校的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不仅促进了川渝地区优质野外实习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也为全国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贡献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实习线路和资源,增强了川渝地区地理学在全国的影响力。
最后,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首届川渝地区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落下帷幕。
(苏一鸣 郭锐 蔡金娣 供稿, 胡孜 李元庆 王勇 杨庆媛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