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杨勋林副教授课题组在MIS5/4时期亚洲夏季风控制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146日,国际著名古气候与古生物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TOP期刊)在线发表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杨勋林副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MIS 5/4转换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球气候环境发生重大的转折,大陆冰盖迅速扩张,是过去25万年中四次最大的大陆冰盖扩张期之一,气候由相对温暖的间冰期转入到冰期。但在MIS 4-5的转换时期,中国季风区石笋记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MIS 5a/4界限的年龄标定方面,对该时期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较少,高分辨率的亚洲夏季风记录较少,亚洲夏季风在间冰期和冰期不同气候背景下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缺乏研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项目(批准号:2016YFC0502302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09)的支持下,杨勋林副教授课题组在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核心区域羊口洞和金佛洞进行了深入的勘察和长期的监测,获得了连续的数据和宝贵的石笋样品。杨勋林副教授课题组利用精确测年和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过去98.8-59.3 kyr B.P.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1950 CE) 以来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本研究重建了MIS 5/4转换时期亚洲夏季风的演变历史,着重分析了亚洲夏季风的5次中国间冰阶事件CIS18-22。研究发现:

(1).MIS 5/4转换时期,千年尺度事件内部存着在明显的百年尺度震荡。其中CIS21CIS22内部均存在四个百年尺度的季风加强事件,这些百年尺度事件与格陵兰冰芯NGRIP记录的格陵兰间冰阶事件 (GI) 2122具有相似的变化形态。但在MIS 4时期,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事件(CIS18,CIS19,CIS20)与相对应的GI事件在内部结构和开始时间上存在差异。

(2).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和热带辐合带(ITCZ)是亚洲季风与格陵兰气候变化之间的纽带。 MIS 5时期,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值较高,AMOC得到加强,ITCZ的年平均位置向北移动,这促使亚洲季风区与北部高纬度地区之间的气候遥相关效应增强。 但是,AMOC的减弱,ITCZ的南移以及南极洲的影响增强,导致MIS 4时期亚洲夏季风与北部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不耦合现象。

 1. MIS 5时期重庆金佛山羊口洞石笋JFYK2记录(B)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和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比较结果。

2. 重庆金佛山羊口洞石笋石笋JFYK2记录(D)与全球其他地区气候记录的比较。

2018级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瑞为本文第一作者,杨勋林副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在线发表链接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21001759

该项研究也获得了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9075)的支持,本文第一作者张瑞为该项目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