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博士后合作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博士后合作导师 > 正文
杨庆媛

 

http://222.198.120.238:8080/_vsl/AC0D8F2CF5D9B0361E1B1D7E282CA219/CEA31BB6/34674

 

杨庆媛,女,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重庆地理学会理事长。获“中国土地学会首批首席土地科学传播专家”“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地方委托项6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2部,教材2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和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奖16。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西南山地丘陵区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团队)、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国土空间规划概论)、重庆巾帼科技创新团队(中国西部和美乡村建设创新研究)、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重庆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


【个人经历】

1.教育经历  

1988年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在原西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原西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7-20056月美国伊利诺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99在中央党校参加六部委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

2.工作经历  

19887-19899月在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198910-19922月在重庆天府中学任教,19923月至今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其中,20029-2004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工作。20077-20163月担任学院副院长,20163-201812月担任学院院长,201812-20205月担任学院副书记,20205月至20216月担任学院副院长,20216月至20249月担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236月至今担任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


【研究方向】

国土资源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

【承担项目】

编号

批准号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项目类别

项目来源

1

42471290

面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2025

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42071234

后三峡工程库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与重构

2020

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15ZDC032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研究

2016

重大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4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国土空间规划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

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

5

14YJAZH09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实现渠道与改革路径研究

2014

一般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6

4312100004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研究

2020

一般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7

4321900011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市丘陵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调控研究

2018

一般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8

18SKSJ007

重庆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研究

2018

重大项目

重庆市教委社科项目

9

2012157

内陆开放区农村土地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2013

公益性专项课题

原国土资源部

10

1508156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数据整合

2013-2015

重点项目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教学成果】

1.专业建设

作为负责人获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教改项目  

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2022年)、重庆市“本科教学成果培育揭榜挂帅”专项项目1项(2024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2024年、2022年、2014年)、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1项(2021年)、一般项目1项(2010

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国土空间规划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22年);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本科教学成果培育揭榜挂帅”专项项目:《志趣引领·学科融合·多元协同——“创普”双翼支撑的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探索》(2024年);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普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年);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一贯通、三素养、三学会——卓越地理教师“一三三”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2年)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产学研协同的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年)

主持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案例和实践的高校< 土地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 2014年) 

主持重庆市教改一般项目:《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2010年)

3.课程建设  

 获批重庆市本科一流课程2门《空间规划概论》(2021年)《走进美丽乡村》(2022年);获批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土空间规划概论》(2022年)。

4.教材建设  

获批校级教材立项三门《土地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概论》,其中,主编的《土地经济学》教材于201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科研成果】

 代表性科研论文(*为通讯作者)

1.杨庆媛;严燕;毕国华;苏康传.乡村生活空间系统的理论探索[J].地理学报,2024,12(79):1-13.

2.杨庆媛,罗奎,劳昕.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国际空间规划嬗变与启示[J].地理学报,2020,75(06):1223-1236.

3.杨庆媛,毕国华,陈展图,曾黎,杨人豪.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休耕地的空间配置研究——以贵州省晴隆县为例[J].地理学报,2018,73(11):2250-2266.

4.苏康传,杨庆媛*,吴江,周璐璐,陈鸿基,刘燕.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格局特征、驱动机制及发展模式[J].经济地理, 2022,07-0167-11.

5.陈鸿基,杨庆媛*,彭立娴,苏康传,张浩哲,刘晓雨.三峡库区县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与情景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22,13285-294.

6.杨庆媛, 陈鸿基, 苏康传,毕国华,周璐璐.中国农村宅基地资产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22,7:399-413.

7.杨庆媛,杨人豪,曾黎,陈伊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8):155-161.

8.Bi Guohua, Yang Qingyuan*.The spatial prod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s rural homestay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vidence from a rural tourism experi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J]. Land Use Policy       2023,128,106600.

9.Zhou lulu;Zhang Haozhe; Bi Guohua;Su Kangchuan;Wang Li;Cheng Hongji; Yang Qingyuan*.Multiscale perspectiv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in the chongqing s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Ecological Indicators[J].2022,142,109227.

10.Yang Qingyuan, Yang Renhao, Wang Yahui, Shi Kaifang. Does Fallowing Cultivated Land Threaten Food Secur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Pilot Provinces [J]. Sustainability, 2019, 11(10), 2836.

专著

1.杨庆媛,王成,石飞,李元庆,毕国华,施开放,《中国休耕制度:休耕规模调控及时空配置》(科学出版社),2023年。

2.杨庆媛,苏康传,涂建军,阎建忠,王亚辉,向慧,《中国休耕制度利益主体、补偿机制与实施模式》(科学出版社),2022年。

3.杨庆媛,陈展图,江娟丽,邹学荣,印文,信桂新,《世界轮作休耕实践考察与中国轮作休耕制度探索》(科学出版社),2021年。

4.杨庆媛,王兆林,苏康传,张忠训,闵婕,毕国华,《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23年。

5.王亚辉,杨庆媛,《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出版社),2023年。

6.江娟丽,杨庆媛,《山地农业景观时空演变及脆弱性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年。

7.杨庆媛,刘燕,王兆林,苏康传,张忠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  

8.冯应斌,杨庆媛,《丘陵地区村域居民点演变过程及调控策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  

9.杨庆媛,冯应斌,乔宏,《城市核心区综合交通与空间集约利用互动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  

10.杨庆媛,《中国自然资源通典重庆卷》,内蒙古出版集团,2016  

11.杨庆媛,周宝同,涂建军,田永中,周滔,《西南地区土地整治的目标及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12.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荣誉与获奖  

1.  专著:《中国休耕制度:利益主体、补偿机制与实施模式》获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证书编号:202412254)。

2.  论文:《行动者网络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管护模式一一以贵州省松桃县为例》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证书编号:2023130802

3.  专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研究》获重庆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证书编号:202211260)。

4.  论文:《中国耕地休耕制度基本框架构建》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201815352-02

5.  成果:《南方山地丘陵区农田整治关键技术与装配式施工工艺》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证书编号:KJ2020-2-50-R3

6.  成果:《山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证书编号:KJ2016-2-42-R7

7.  成果:《山地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与应用实践》获得重庆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证书编号:2014-J-3-69-R05

8.  成果:《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与应用实践》获得重庆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编号:2013-J-2-22-R03

9.      成果:《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重庆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编号:JB070202409

10.成果:《重庆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研究》获得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证书编号:CQFZ20120113

11.成果:《一贯通、三素养、三学会-卓越地理教师"一三三"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2021--214-9-1)。

12.专著:《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策研究》获得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证书编号:0504014

13.专著:《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的三等奖(证书编号:035

14.论文:《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212220

15.研究报告:《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途径和政策研究》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证书编号:015

16.研究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971544-3

【学术头衔】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土地学会首批首席土地科学传播专家,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土地科学》等期刊编委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05  

电子邮箱:yizyang@swu.edu.cn